两次“教育革命”的回顾(转载于《岁月回眸》)

两次“教育革命”的回顾

 

黄孝安

 

我校(当时称天津工学院)于1964年10月23日制定了《关于实行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意见》,其中规定在“机械制造”“铸造”和“电机电器”三个专业的一年级新生中开始试点,还规定实行半工半读后学制改为五年,生产劳动和教学的时间按4:6分配,学生劳动生产产品纳入国家计划,优先安排生产。

机械工程系将担任机械制造四个班教学任务的所有教师组成一个小分队,以我校机加工实习工厂为基地,实行半工半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一样,每个教师也都固定参加一个工种(如车工、铣工、刨工、磨工和钳工)的劳动。当时提出的口号是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那时候机床厂生产空气压缩机,于是师生们一起当“学徒”,学习加工空气压缩机零件,由易到难,逐步顶岗生产。教学和劳动在时间上曾经试过每周三天上课,三天劳动,一天休息,也试过隔周安排上课和劳动。我校半工半读坚持了一年多,直到“文化大革命”才被迫中断。此时学生的理论课已经基本上学完了,“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就差专业课没血。生产操作水平一般可达到3-4级工,个别学生更高。

我参加的改革力度较大的第二次“教育革命”,是1974年的“开门办学”,试点的班级是1972年4月入学的工农兵学员.由于他们是在77年恢复高考以前招进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有的只是初中程度。鉴于此,学校为他们先安排了一年左右补习文化课,直到1973年9月才正式上大学水平的数学、物理、外文等基础课以及机械制图、机制基础和理论力学等技术基础课。到1974年6月,这六门课一共上了六百多学时,这时学校领导决定组织师生下厂搞“开门办学”。为了加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教师在接受任务后立即开始寻找“开门办学”的挂钩厂。当时唐山柴油机厂设备比较落后,产量低,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他们计划通过技术改造自制一批专用设备和流水线以提高质量,但由于技术力量薄弱,正在为力不从心而犯愁。当他们听说有学过机械制图等技术基础课的30名学员要下厂“开门办学”很高兴,很快和校方达成协议。工厂免费提供全体师生住宿,学校承担在一年内完成七个项目的设计与绘图任务,包括自动线一条,流水线两条,专用机器四台。

下厂教改小分队由一位专业连队书记和七、八位教师组成,1974年6月进厂。

在厂校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多位工厂师傅发言表示支持“教育改革”,认为小分队校厂“开门办学”大方向是正确的。该厂负责抓此项目的杨技术员代表厂方宣布总原则有两条,一是搞好“教育改革”,搞好技术改造。二是教学服从生产。这包含两层含义:即教学内容符合生产需要,时间上有冲突时教学让位于生产。杨技术员航海宣布了以下的工作顺序:

每位教师和同学接受具体设计任务后,先参加该加工对象的生产劳动二十天至一个月;

进行工艺科和刀具课的教学,即带着任务学理论;

讨论并选定设计对象的加工工艺,做为设计的依据;

到上海参观同类型的自动线和流水线;

进行设计与绘图;

结合设计对象讲机床液压课;

一年内绘好全套图纸。

我们小分队在后来的一年中基本上就是按此计划进行的。

在考虑机床结构时,有的学员不针对本场实际生产水平,盲目追求先进,由于实现不了,遭到工人师傅反对。支部书记张书记发现了这种思想苗头,反应给厂领导。李厂长听说后亲自召开小分队全体大会,会上李厂长说:”我厂有几位技术员设计思想正确,注意调查研究,并且和工人结合,搞成了四条集体流水线,一直使用至今。但也有个别技术员态度不端正,老想自己出风头,脱离了生产,脱离了工人,关门搞设计结果搞出四台机床全部报废。”厂长的话提高了大家的认识,从此以后每项设计方案都是由老师、学员和师傅工人坐在一起讨论后确定,逐渐形成了惯例。

工农兵学员未下厂前,听说要设计自动线和流水线,感觉高深莫测,及至讨论具体结构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又觉得不神秘,很新鲜,很过瘾。最后在老师和师傅指导下并参考了一些图纸资料,自己居然也能一步一步绘出图纸,兴奋不已。工农兵学员就这样情绪高涨,日以继夜奋力拼搏,不觉苦和累,反而觉得下厂以来收获很大,比在学校啃书本强。对教师来讲,多数人以前没有设计自动线和流水线的经验,也觉得下场以来有新的体验和提高。

到1975年7月小分队撤出时,总的来说,“开门办学”还比较顺利,我们按期交出了图纸。虽然三结合确定的方案不会有大问题,但学员没经验,绘出图纸难免有不少错误,需要工厂技术人员逐一改正,不过比起没有小分队参与,由厂方自行设计还是快得多了,所以厂方还比较满意。

小分队临近结束之前,我校教务处处长马家齐听说唐山“开门办学”搞得不错,亲临唐山柴油机厂调研。当他听到学员和工厂领导一致肯定“开门办学”的成绩后十分高兴。回校后安排人以教务处名义写了一篇《坚持开门办学搞好教育革命》的文章,在1975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位置刊登出来引起全校师生的轰动。

1964年和1974年两次“教育改革”的共同优点是是同学和老师更好地了解机械制造的实际生产过程,起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同时由于共同劳动和长期接触,大大密切了师生关系。

尽管这两次改革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进行的,和目前我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是差别很大,绝无复制的可能。但是也有一些可以借鉴的地方,就是:

(一)机械制造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专业,要尽可能多创造条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接触生产实际,增加感性知识,这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大有必要。

学生到工厂中去,除了学习业务知识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的就是学习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有人认为工人干活拿工资,没有什么可学的,其实工人阶级优秀越到关键时刻越能表现出来。有一位老师像我阐述了令他十分敬佩的例子。就是在唐山大地震那天,天津市的震感十分强烈,我校工厂当时车间里有许多人在干活,一看房子晃动起来,大家都不约而同立即往外面跑,但车工董春阳师傅没有跑出去,而是冲向几个安装电闸的地方,还逐个拉掉车间各区总闸,以免发生火灾。像这样不顾个人安危,一心想着集体的好思想,难道不就是工人阶级优秀品质的体现吗?

(二)“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

我认为工科学生在学完必要的理论知识后,在毕业之前进行具体项目的设计或研究是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很好方式。地点可以在校内工厂或实验室,也可以到校外厂寻找既符合专业又是生产急需解决的课题来做。

(三)思想品德教育

在进行毕业设计或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本校教师还是工厂技术人员,不能只注意业务能力的学习,还必须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使学生通过毕业设计获得业务和思想双丰收。

            (作者:原机械工程系副教授,1988年退休。)